
中国今日,今日中国,几乎没有一个独立思想自由和真正的经济学家,几乎全部深陷于市场原教旨主义宗教之中;极少数个别的经济学人、知识精英虽然不相信市场原教旨主义“宗教”,但也几乎束手无策,当社会系统主流的绝大数成为宗教教徒后,其他人都会变成异端思想者。
但是,过去若干年的世界发展历史已经预演了市场原教旨主义信仰下的世界经济整体性的堕落、无奈,和理论上的垂死挣扎。西方国家和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学习样板的中国国内改革者陷入经济思想理论的死胡同。
中外经济学人知识精英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信仰导致集体性思维上认知错误以及理论研究思想的分裂,线式思维和二择一要么市场要么计划成为他们集体性思想精神分裂症状下的理论选择行为表现,西方的右派和左派,国内的积极市场改革推进者和守旧计划理想者都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大环境下的经济宗教认知诱导受害者,也因此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宗教的催眠下进行各种所谓的经济学理论的“持续性发展”。
市场原教旨主义宗教信徒和他们表面上的反对者,主流经济学左派们,几乎都是笛卡尔思想历史的继承者,他们的绝大数熟悉和善于运用牛顿思想研究探讨经济学问题,但几乎对笛卡尔哲学思想的批评者之一,牛顿思想的批评者之一,伟大的哲学家莱布尼兹以及惠更斯等人那里的重要物理世界理解认知的现实价值了无所知;他们知道也了解一些维纳的系统论思想和社会意义,但他们绝大数没有将其放在经济学思想中的关键核心认知上,没有真正意识到系统论对市场以及计划的关系上的未来学意义与价值。他们只是满足于的停留在市场和计划选择的泥潭中自得其乐,而不是从泥潭中走出来,去寻找新的可能,他们习惯性把手段当目的。
此外,以复杂经济学为招牌的国内外学人中,但也被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宗教迷惑得很深,一些问题议题一旦展开分析几乎都会有意无意地掉进旧计划与市场的思想分裂之争选择问题上。
由于存在以上国内外现况,鄙人希望国内外打算和正在与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宗教思想理论研究拉开距离的人们,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时刻注意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主流经济理论思想发展的路径分裂的习惯认知中去;虽然笛卡尔思想和牛顿思想是经济学界的底层思想主流意识形态,曾经推动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发展,但后来和越往后其是没有未来、没有出路的思想,其死胡同问题最后终将需要其它思想去打破和拯救。经济学人可以成为一个阶段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阶段不再发展前进就等于无知和堕落;机械唯物主义之外最主要的是自然辩证法,还有相对性思想理论和怀疑论;目前经济学人太多的物理历史的“马赫主义”是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本质。
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宗教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系统运行上的重要的黑暗势力,成为阻碍经济和经济学实事求是的发展的阻力;他们特别擅长机械教条、理性至上游戏,直接把理想假设乌托邦等于现实,膜拜既然没有旧式僵化计划的地盘,达尔文主义自由市场就是“上帝之天堂”。因此,经济学要有未来、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市场原教旨主义宗教进行破坏性革命,其本身必须进行改革。发扬莱布尼兹思想精神,高举现代系统科学旗帜,熟悉熟练运用自然辩证法思想武器和复杂系统思想理论工具,对各种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宗教进行理论斗争是完全必要的和必须的选择;同时也需要借鉴和引入各种其它学科或科学的知识工具对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维护者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斗争。而深受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学思想理论熏陶的人和守旧僵化的纯而又纯的计划模式迷信者们,两者都要防止神经过敏,更不能暴跳如雷,两者需要反思修正自己的思想,需要真正的学习批评者的意见或者建议,丢掉不切实际的各种幻想,走出经济“上帝之天堂”的幻影。
经济学思想理论的斗争关乎个人利益,关乎国家民族利益,关乎世界和平发展道路问题。本届中央政府有关领导会议提出的加强和善于斗争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的,是由现实意义和考量的。
中国的经济学思想理论要有较好的发展和进一步的社会改革推进作用,坚决不能停留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宗教的大门前胆怯、害羞、自惭,要进行思想理论上的反思和斗争!当所谓的榜样模板典范都没有都消失,甚至成为敌人时,需要自己的自立,需要自己去斗争,你才可能真正的获得属于自己的“自强”;自强需自立,自立需进行自己思想上的反思与改革!
笔者写这杂感时并不知道12月1日北大国发林毅夫教授的论坛讲话,但就结论性观点,现在知道了,我完全赞同林教授的话——“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参考借鉴就是这个道理——以自己为参照,而不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看自己有什么,根据自己有的可以做好什么,然后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把自己能做好的事做大做强”。
当然,如果要求更加严谨些的话或措辞,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自我参照,然后才是合理的外部参照;不是本末倒置和丧失自我参照,而只有外部参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1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