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前景和风险)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泥鳅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区的小型暖水性鱼类。存活水温为15 ~ 30℃,最适水温为24 ~ 27℃。在农家乐建池塘养殖泥鳅,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的致富方式。

在屋前屋后的院子周围建一个泥鳅塘。选择水质好、排灌方便、避光的地方建泥鳅塘。水池的面积可以是任意大小,最好是50 ~ 150平方米,池深1m以上。池底和池壁用石块、砖块或水泥板铺成,并用泥浆抛光。在下游水池外30cm处开排水沟,安装防逃设备,防止泥鳅逃跑。

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前景和风险)

在配制池底部铺一层20-30cm厚的园土或其他沃土,按鱼塘常规消毒方法消毒,一周后注入20-30cm的水,再按每平方米水面500g的比例加入禽畜粪便,然后加水至60-80cm深。5-7天后,水变成黄绿色,透明度20cm左右时,施泥鳅籽。池塘中放置的三种泥鳅(或泥鳅苗)应健康、无害、无病、活动、大小均匀。规格不一致的要筛选,分池养殖。泥鳅苗入塘前,要用3%的盐水浴消毒10 ~ 15分钟,以免生病。合适的密度是每平方米水面500克。种植一定要一次完成,避免在池子里成批的互相咬死。饲料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动物饲料与植物饲料的比例应为7∶3。

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前景和风险)

生态养殖就是投喂蛆、蚯蚓蜗牛甲虫水生昆虫、动物内脏、畜禽血、血粉高蛋白、高脂肪的优质饲料,辅以适量的菜叶、米糠、豆渣、玉米粉等饲料。实行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投喂制度,每天投喂2 ~ 3次。如果饵料过多,应及时清除,以免污染水质。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泥鳅应停止摄食。

水肥管理在泥鳅的摄食生长期,每隔7天左右,在水面上撒上每平方米100克左右的人畜粪便,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如果透明度小,受精时间要推迟,否则要提前。注意及时换水。一般每隔7 ~ 10天就要排干老水,补充新水,使之保持良好状态,以免缺氧造成泥鳅浮头损失,甚至“泛池”。

.泥鳅的繁殖分为自然繁殖和人工授精孵化两种方式。养殖池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可挂受精卵50万个,孵化泥鳅苗20万尾。选择2 ~ 3年生健康无病的成熟泥鳅作为种子。男女比例为3: 1。要求体长14 ~ 16 cm,体重20g以上,腹部大而软,体表有光泽,雄性泥鳅略呈黄绿色。要求体长10 ~ 20cm,体重12 ~ 15g。雄泥鳅和雌泥鳅的区别如下:雄泥鳅的头呈椭圆形,略扁。

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前景和风险)

产卵前,将整个巢浸泡在盐水中消毒,然后悬挂在水面以下10厘米深的地方,用棚布、草帘或芦苇席覆盖,以防鸟类和其他天敌。当孵化温度控制在20 ~ 28℃之间时,泥鳅幼苗可在8 ~ 15小时内孵化出来。刚孵出的泥鳅往往卧在池塘底部,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而生长发育。此时可投喂熟蛋黄、面粉等混合饵料,逐步培养幼泥鳅的自我摄食能力。

疾病防治泥鳅疾病主要是预防,关键是消毒。每天巡视水池打扫食品堆场,每隔15天左右对整个水池喷洒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杀菌。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最好使用中草药进行预防和治疗。比如大蒜可以预防泥鳅肠炎,菖蒲可以治烂鳃。泥鳅钓泥鳅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营养食品,也是特种水产养殖的高档饵料。

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前景和风险)

用泥鳅喂养特种水生动物时,最好与某一种水生动物同池饲养泥鳅,既减少了饲养和垂钓的麻烦,又可以随时为特种动物供应饲料。比如浙江的一个养殖场,在甲鱼和甲鱼池塘里混养泥鳅,让甲鱼和甲鱼自己喂养,可以节省四分之一的饲料。单只泥鳅通常是用诱捕法捕获的。方法是用鱼笼诱捕油炸米糠或麸皮等香饵,或在进水口底部铺小眼渔网,晚上注入清水。当泥鳅有氧时,大量的泥鳅被收集和捕获。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1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