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打卡第110天。刚刚浏览了一下昨天的收益,竟有一种吃惊之感。嘿,居然涨了!有0.95的收益。什么慨念呢?3分的31倍,5分的19倍。是不是挺感慨!
要谢头条君!希望能保持这个记录,并一路节节攀升。再努力一下就可跨一元大关!
闲话少叙,继续今天的小阅读吧——"难忘的印象″这一节。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孩子们从小都喜欢问"为什么"?
父母亲永远回答不完"为什么"。
"为什么"总是会永无休止,没完没了地在孩子口中永远问下去,没有底,无穷无尽,永不疲倦。
在你的身边,会不会有六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说:“为什么有的人的房子那么大,羊和牛马也那么多啊?为什么有的人家住的房子那么小,又破又旧,还有那么多孩子,还有奶奶、爷爷,但是却连一只羊也没有呢?"
这个“为什么"就是卓娅在六岁时向妈妈发出的问。这一问,内涵确实有点深,是一个女儿对妈妈第一次关于贫富的对话。
贫富差别是一种社会现象,当妈的要想答清楚这个"为什么"还真的不容易。
富的无限富,穷的无限穷,贫富差距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好的执政者应该是尽最大努力去缩小差别,改变这种现象。
看来卓娅是一个从小就在思想上比同龄人早熟的孩子。
一天,六岁的卓娅从家里的窗口看到了一支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运有棺材的送葬队伍从街上经过。
队伍中抬着七具棺材,棺材里死去的分别是村里七个共产党员。
而这七个人又是被一个富农打死的。
万分惊恐的卓娅对妈妈提出了“富农为什么把他们打死呢"!
女孩又提出了一个难以回答的"为什么?"
"妈妈你是共产党员吗?爸爸是共产党员吗?"这个问也是一言难尽的。
仿佛觉得小女孩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革命"这个字眼也许朦朦胧胧在她心中生了根。
这个经历,已成为作者记忆中一个永远抹不掉的印象。
再说第二个难忘印象。
妈妈卡娅经常会带两个孩子到西特金的农村俱乐部去,那里会经常放电影。
但是她们去的目的并不是专为看电影。在那里,有一种气氛的渲染和熏陶,有一种无限的吸引力。
俱乐部大厅总是会有人发起唱歌,一个人唱,大家跟着一起唱,和声共鸣,激昂、热烈。
豪放流畅,具有西伯利亚特色曲调和内战时期的歌总是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和一种情绪。
大厅里,深沉有力,真诚投入,慷慨激昂的歌声,像浪涛般地鸣响着。
想想一下那种动人的场面吧,你会感到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扑面而来。
我们在唱革命歌曲时是不是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热情奔放,欢快热烈,激情四射……
孩子的理想激情,内心那种坚定的力量,往往在这种情形下得到提升!
卡娅说,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对孩子的感染和熏陶成为了一种长久难|忘的印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1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