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个人拥有净资产1000万,他在全国是什么排位?
A 前5000万名
B 前3000万名
C 前1000万名
D 前100万名
很多人对获得财富的难度是没有认知的,你问北上广深的妹子们,在市区有房有车的男人有多少?她们会告诉你至少是一大半。你问00后大学生,10年后年收入能有多少?有七成的人告诉你会年入百万。
10年后年收入百万?立刻网上就有前辈写文章,教他们做人。
不计通胀因素,年收入100万有多难?
按2021年个人所得税数据,年收入100万的人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分别有多少人?
北京10万,上海10万,深圳8万,广州7万,
四个一线城市总数超不过50万。

注:该图是税后收入。如果是税前收入100万,交完税后,到手的只有60万左右
而你要知道,中国产业分布是很不均匀,高薪岗位,大部分在一线城市,次一等的金融证券,则止步省会城市,到了地级市,就只剩下几个特色产业,到了县里,就只有公医教,电力水务等吃体制饭的岗位。
全国年收入100万的人群,总人数不超过80万人(不交税或灰色收入人群除外)。我们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上班打工真的很难赚大钱,劳务性收益是红海竞争,必须依靠资产性收益才能快速积累财富。

中国的财富阶层
中国真正的富人阶层是家庭净资产在1个亿以上,全中国有14万人左右,约占全国人口0.01%,中产阶层是净资产100万以上,约1亿人左右,月收入1万以下的都是穷人,全社会占比在90%以上。(注:净资产=总资产-负债)
14万精英
1亿中产
13亿普通人
这个就是中国的国情
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中国的总财富是64万亿美元,平均下来人均财富4.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万,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平均净资产30万左右。
你在大城市里有一套全款价值百万的房产,就可以碾压剩下的13亿人。中国14亿人,其中有6亿人每个月收入也就1000元,这是总理的原话。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回答开头那个问题:一个人如果拥有净资产1000万,他在全国是什么排位?
A 前5000万名
B 前3000万名
C 前1000万名
D 前100万名
答案是前100万名。
很多人说,不对啊,北上广深,随随便便一套房就1000万了,不应该这么少。别忘了,净资产=总资产-负债,1000万的房子,如果是三成首付,贷款700万,那这类人群的净资产只是300万。所以一个人如果净资产1000万,按三成首付,他得有市值3000万的房产。

胡润富豪榜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净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家庭有202万户,若以个人为单位统计,则至少要对半,所以全国拥有净资产1000万的人数大约是100万左右,也就是全中国1400个人之中,有一个人净资产1000万。

决定命运的三大因素
1、出身
首先十八线小镇意味着家庭没有助力,家庭打零分可能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家庭直接打负分。有些父母自私自利不愿意承担责任带孙子,夫妻两人必须分出一个太太当全职妈妈。全家几口人,就靠一个男人养着。
还有更过分的父母把游手好闲的弟弟也搭进来,搭上这样的家庭你向上升阶的阻力实在太大。
2、婚姻
这个筹码,一般情况下是女性可以发挥的优势,以后我会写一篇《如何嫁给有钱人》,今天不展开分析。
3、运气
我这些年买房投资赚了多少钱没有仔细统计过,因为反复倒腾,自己也算不过来了。每次朋友聚会,大家一番寒暄,自然会很势利地问到在哪个行业发展,轮到我介绍的时候,我心里都会有些忐忑。因为我知道,这些人听了,大概会不以为然:不就是炒房吗?运气好,赶上好时机罢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运气好也是一种实力。
我其实想跟他们说:我跟在座的各位同龄,为什么只有我知道早早买房呢?当时你们去哪了?
买房赚钱一次是运气,连续赚钱,那不是运气,是实力。
男怕入错行,你进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公司,跟哪一个领导,很大一块是靠运气。人们经常去算命,算命算命其实算的不是命,算的是运。你的命早在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智商。

但运气这回事,本质上是个正态分布。运气极差的很少,运气极好的也很少。不加不减,期望为零是常态。所以这个社会,大富大贵和赤贫的人是少数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影响财富积累的几个因素
1、认知
2、技能
3、时机
无论做什么,首先得形成正确的认知,你才会有目的地形成自己的技能,有了技能之后,剩下的就是捕捉机会了。
你要走上买房投资这条路,首先得建立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城市化等等的基本认知,才会有信念去执行,有了信念就是形成各种技能,例如如何贷款,办卡,筹集资金,还有分析地段优势,砍价的能力等等,当你认知和技能都具备了,剩下的事就是买入,等待时机大涨。
而影响认知不断更新的又有几个因素:
1、有限的经验
2、错误的信息输入
3、立场的冲突
4、敏感的自尊
当你跟一个没房的人说房价要涨了,他大抵会暴跳起来,因为他还没买好,内心是盼着房价下跌的。
当你跟农村的长辈讨论房价以后还会继续涨,他们多半会对你冷嘲热讽,说你为了买房背上债务不值得,还是农村自由。

当你跟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说房价不是炒上去的,他们多半无法接受,因为十几年的毒教育对他们影响太深:一定是有坏人炒房才令到房价这么高的,不然我一个寒窗苦读,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买不起房呢?
事实房价持续上涨是土地财政,城市化,通货膨胀,经济发展之下的必然现象,这个道理要在他们被打脸几次之后才会真正认识到,但为时已晚,房价又涨了一轮,青春是要付出代价才能成长的,没有之前踏空的痛彻心扉,何来下一次的果断抄底?
变富,是对自己过去的背叛。
如果你开始跟周围人有了观念的冲突,说明你的思维在逐渐升级,逐渐进阶富有,这意味着你对贫穷环境的背叛。绝大部分家长和长辈,都是穷人思维,但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活在他们的标准里,所以你要变富,实际就是要挣脱这些原生家庭的束缚。
认知-技能-时机
积累财富的三步曲,但是大部分人都倒在了第一步。
改变认知非常难,想必初次看我文章的人,一定觉得这些东西是“异端邪说”,甚至不少朋友会觉得我“冲击了他的价值观”,是一种故意“冒犯”。

改变你观念的人就是贵人
说真的,没有人像我这样真诚了,冒着被喷子围攻的风险,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相反,网上很多文章都是哄你的,赚不到钱就是资本无情,老板黑心;买不起房,就是炒房客太多…
总之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问题恰好就在于他们自身。他们嫌房价贵,怎么不问下自己收入为什么那么低?
你不烧香,寺庙也不缺拜神的人;
你嫌房价贵,大把人买得起。
人一辈子最悲哀的事情,并不是一时穷困潦倒,而是到了三四十岁的年龄,依然对社会没有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现状始终不满意,但又无力突围,以后整个人生都处于这种郁郁的情绪之中,一事无成。

读书考试,仅是保你有一个基本的谋生保障,最终发达与否是与观念有关的,而观念不是实证科学,不像物理、数学那样“可教授”,因此,你在学校是学不到怎么赚钱发达的。所以,一个人的起点由读书考试决定,而他的财富终点则由他进入社会的观念变化决定。越快更新自己的观念,就越快获得财富。

导致财富逃逸的几个因素
我曾在朋友圈发的「人生负面清单」,罗列了一生中的主要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出现财富逃逸,碰一个say sorry,两个oh my god,三个game over,包括:
高息理财
犹豫买房
存款创业
醉心炒股
大病一场
突遇意外
遇人不淑
离婚争产
子女败家
老人瞎作
借钱给人
碰高利贷
香港是世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为什么这么富裕的地方依然有穷人?是不是社会不公平?
除了港府每年拨付的综援,还有李嘉诚,李兆基等十几位富豪的慈善基金,香港的穷人几万块的生活费还是发得起的,穷人即使不上班,也不至于流浪街头。为什么还是有穷人流离失所呢?
因为这些人虽然领了钱,却不懂得好好工作,量入为出 ,精打细算,绝对不能喝酒,不能赌博,不能吸毒,不能参与黑社会,不能炫耀性高消费,不能借高利贷…
有时穷人缺的不是工作机会,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工作。有时穷人缺的不是钱,而是掌控金钱的头脑。
所以,政府提供再多综援,救济所,保良局,还是有人流浪街头…
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
强者得到的都是他们应得的
弱者承受的都是他们活该的
有些人在加班工作,不断创造价值的时候,总有另一部分人拼命刷抖音,游手好闲,醉生梦死。
你问我为什么有贫富差距?
这是小孩都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同一个班级,考试的时候有人满分,有人连及格都做不到?

关于2022年搞钱的3个建议
1、不要轻易辞职跳槽
现在是动荡时期,你嫌老板给的工资不够多,其实老板心里一直觉得你做得太少,想炒你很久了。你一旦辞职,很可能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因为很多企业都在裁员。
工作不能发达,但能够维持现金流,可以顶住债务,同时还有五险一金不断缴,这是基本盘,不要轻易丢弃。
2、固本培元,稳固了基本盘之后,接下来应该开发资产性收益的赛道。
买对一套房,胜过十年忙。2022年,是资产大年,国家已经明牌了,接下来会有多轮降准降息。
人生赚钱的机会不多,抓住一次就够了。
3、坚持锻炼身体,不断学习。
对,这是一个俗套的建议,但却非常有效。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前提,乔布斯很有钱,但是他已经不在了。
拿命换钱容易,拿钱换命千难万难,切勿不要过度劳累,该休息休息,对自己好些。至于不断学习,也是题中之义。人并非生来睿智聪明,后天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赶上时代,才不至于被淘汰。
好了,行文至此,即将收笔。还是照例地祝福一下大家,虎年大吉,赚钱多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