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网络上某些人大肆宣扬明朝回回论,甚至直接说明朝是阿拉伯后裔建立的,本来这个谣言都被史学界打脸的不能再打脸了,海内外史学界都觉得是笑料,但是就是有那么一群人,明知荒谬还硬是要造谣。本来我觉得这事过于扯淡而懒得理会,但是某些人太过分了,天天在网络上造谣。所以今天我来全面反驳一下这可笑的言论。
首先朱元璋是汉人,不管是历史记载还是基因分析乃至于朱元璋的自我认同,朱元璋都毫无疑问的是汉人。某些造谣的说媒体不允许讨论朱元璋祖源,相关研究不能通过审核,我真的是佩服其造谣能力,简直是历史发明家。还有如果媒体不允许讨论、又怎么会让你在这里胡说八道呢?
配上一?图?供大家?一乐?。

配上一?图?供大家?一乐?。
1.回族的来源与形成
首先,现在回族的概念与元末明初的色目回回不同。元末色目回回基本上是中亚西亚那边过来的,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其父系单倍群基本上是R,J,G等这种中亚西亚代表性父系Y染。而现在的回族是之前的色目回回融合了汉族等中国土著民族加上一些东南亚人群的形成的一个群体,主要是以信伊斯兰教为主,是在明朝以后才逐渐形成。而朱元璋的父系Y染根据现在的研究是O2a的下游O-FGC8041,O2a属于东亚类型父系之一,朱元璋家族的Y染类型属于典型的汉人类型Y染。研究机构研究了好几支朱明后裔,他们的族谱和基因共祖时间皆能对得上,所以朱元璋家族单倍群可以说是很确定的。朱元璋后裔到目前还有不少,明清易代之时只是万历皇帝这一支的子孙被严重针对,其余支系并没有遭到什么打击。至于什么凤阳城的朱氏皆为回族,是朱元璋族兄弟的后代,那更是无稽之谈。再者从朱元璋和其父亲祖父兄弟的起名方式来看,也不是元末色目人的名字,而是很典型的汉人农民的名字。从基因上来看朱元璋并不是色目回回。
2关于朱元璋及其家族信仰
众所周知,朱元璋本人年轻时出家当过和尚。这是在史书中皆有记载的。有人说朱元璋出家清真寺,在这里只能佩服造谣者的脑洞。造谣者说“根据中国传统,凡儒、佛、道教的寺庙、观均坐北向南,中国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东”。现在的龙兴寺(皇觉寺)是朝向我不知道,但实际上中国坐东朝西的佛寺道观也有不少,坐南朝北坐北朝南的清真寺也有。比如河南永泰寺,五台山黛螺顶寺等都是坐东朝西。大名县南关东街清真寺,广州怀圣清真寺等是坐北朝南,而乾隆建的北京回回营清真寺,河南濮阳清真寺等是坐南朝北。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不能单凭朝向就去下定义。
朱元璋也并不信伊斯兰教,这里引用历史学家陈梧桐教授的论述,“无论是朱元璋亲撰《朱氏世德碑》、《皇陵碑》以及各种敕谕诏令,臣僚撰写的《天潢玉牒》,或者各种文献史籍,都未见到关于朱元璋本人或者他的前辈、后裔信奉伊斯兰教的记载,却有大量崇信佛、道的记载。王文禄《龙兴慈记》载:“泗州(今江苏盱眙)有杨家墩,墩下有窝,熙祖(朱元璋祖父朱初一)尝卧其中,有二道士过,指卧处曰:‘若葬此出天子。’……熙祖语仁祖(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后果得葬,葬后自壅为坟。半岁,陈后(朱元璋母亲陈氏)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气。”《明太祖实录》卷1又记,朱元璋出生前一天,其母陈氏“尝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余香。明日上生”。这是朱元璋先祖崇尚道教的表现。《明太祖实录》卷1还记载,朱元璋降生后“常遭疾”,朱五四“抱之佛寺,寺无僧。复抢归,见室东檐下一僧西壁坐,顾仁祖曰:‘来!’乃以手抚摩上顶,旦日疾遂愈。后复疾,仁祖念前梦之异,欲俾从释氏,不果”。这是朱元璋父辈崇尚佛教的表现。以上诸种记载,自然是为了神化朱元璋这位明朝开国皇帝而编造的。但朱五四许愿将他舍入佛寺为僧,却是确凿的事实。朱元璋亲撰的《朱氏世德碑》即载:“曩者父母因某自幼多病,舍入皇觉寺(按:应为於皇寺)”。(注:郎瑛:《七修类稿》卷7,《朱氏世德碑》。)正是遵照这个遗愿,朱元璋父母双亡之后,邻居汪氏老母便将他送入寺院,剃度为僧。洪武年间,朱元璋不仅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修缮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能仁寺、鸡鸣寺、栖霞寺等许多佛教寺院,还修复、重建朝天宫等一批道教宫观,“凡道家所号天帝之宫,靡不崇饰”。(注:《金陵玄观志》卷1,商辂:《奉敕重建朝天宫》。)他还拨给寺观、宫观大量田土、芦荡,免除其税粮和差役,并多次召集名僧举办法会,自己亲戴皮弁,腰插玉圭,率领群臣顶礼膜拜,或征召道士,举办斋醮祈雨,自己“设藁席露坐,昼曝于日中,顷刻不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注:《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戊午。)可谓虔诚至极。他还多次召见名僧、道士,赐坐讲论,有些应对称旨的僧人甚至擢为大官,充当心腹耳目。朱元璋还应僧、道之请,设立善世院、玄教院,后改为僧录司、道录司,以名僧、道徒总领全国的佛教、道教事务。为了扩大佛、道的影响,朱元璋又命四方名僧点校《大藏经》(即《洪武南藏》),令宗泐、如玘等僧人重新笺释《般若心经》、《金刚经》和《楞伽经》,亲自为《心经》作序;并仿效唐宋君主,亲为《道德经》作注,撰成《御注道德经》二卷,还撰写了《周颠仙人传》,广行刊布。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他的众多子孙当中,不乏崇信佛、道者,如明成祖朱棣、明孝宗朱佑堂,都崇信佛、道,明武宗朱厚照佞佛,明世宗朱厚熜佞道。也就是因此明朝官方还多次组织刊刻卷帙浩大的佛藏和道藏。佛藏除《洪武南藏》外,还有《永乐南藏》、《永乐北藏》、《万历续北藏》以及藏文的《大藏经》,道藏则有《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另外明代皇家墓全都是北斗七星阵。
而朱元璋起义之时加入的是白莲教起义,白莲教是脱胎于佛教,并吸收道教某些成分的民间秘密宗教。最主要的是朱元璋吃猪肉,给祖先的供奉(祭祖)也用猪肉,有的造谣拿着朱元璋一顿没有猪字的午膳说朱元璋不吃猪肉。
“胡椒醋鲜虾、烧鹅、_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就是这顿午膳说朱元璋不吃猪肉,但是同一天早膳记录是“羊肉炒,煎烂拖磼,鹅,猪肉炒黄菜,素蒿插清汁,蒸猪蹄肚,筭子面,香米饭,豆汤,泡茶者”请问蒸猪蹄肚和猪肉炒黄菜是什么?还有那个早膳中有个“糊辣醋腰子”,并没有说什么腰子,那些造谣者怎么确定就不是猪腰子?当然这些被打脸后现在又有新的造谣说法了,说朱元璋有两套食谱,公开的有猪肉,没公开的无猪肉…反正为了造谣真的是什么都能说出来。
3关于?《至圣百字赞》
该文据传为明太祖撰写于洪武元年(1368年),并被雕刻在许多清真寺的显要位置,但不同版本的文字存在出入,又缺乏原始文献或碑刻佐证,所以?史学界?对此?也持?存疑?态度?。退一万步?,该?赞?真的是有由?朱元璋所做?,那也是源于?朱元璋?因?俗?而?治?,出于统治?需要?和?对?宗教?的尊敬?,而非信仰?伊斯兰教?,毕竟?在明朝境内?还生活着?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
4关于正德的禁猪令
本质原因是因为正德姓朱又属猪,所以他才下令禁猪,但搞笑的是他自己还吃猪肉。正德其实是个比较喜欢标新立异,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他对外来事物的兴趣很大,对伊斯兰教也有点兴趣,并且?笔者?也认为?其?对??伊斯兰教?确实有过?研究?,但是根据历史记载也能看出来?他更信佛教。他精通梵语,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宠信重用星吉班丹,罗竹班卓、剌麻癿竹、三竹舍刺等藏僧,甚至自称为“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命礼部为之铸造金印,兼给诰命,(注:《明武宗实录》卷64,正德五年六月庚子。)并以皇帝和大庆法王的双重名义签署诏诰敕令,并且还有藏文史料佐证。
综上来看,朱元璋本身就是汉人,还有朱元璋是农民,并不住在凤阳城里,?说朱元璋老家凤阳城朱姓都是回族能不要造谣了吗?还拿??“明 王文龙《龙兴慈记》云:‘ 季巴巴 、 王妈妈 , 圣祖 微时有恩邻人也。”这句话?做文章?、说?”巴巴“为回族中年高德劭之美称,所以?明太祖?邻居??有?回教?者?,然后?再?得出来?朱元璋是?穆斯林?。但是造谣?的?人?配得图?第一句话?先?是?解释?巴巴?是?以?智通?雅?云?者?,老?成?者?为?巴巴?,然后?再说今?回教?中人?也?以巴巴?尊称?老成者?。?全句??如下?“明方以智通雅云八八巴巴也称老成者曰八八或巴巴。今回回教以老成者呼八八。其声近把仙传陶八八。肃宗时道士以丹授颜真卿者按玉篇父部爸蒲可切父也。巴?即?爸?字?之?省?…”所以可以看出?明显?这里?季?巴巴?是?通?季?爸爸?的意思?、比如?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巴巴妈妈》。而且?原文作者?也只是解释?巴巴?通?爸爸?(父?亲?),也不知道?造谣的怎么能?脑补?这么多?,真的?搞不懂?断章取义?有何意义??连郭子兴?这个白莲教?领袖?都能造谣成?信?回教?。所以?网络上?某些?人我真不知道你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天天不厌其烦地?造谣。就算?你不喜欢明朝想去?黑他?,但是就算是黑也要抓住重点吧,天天抱着国内外史学界都当笑料的陈年老谣言宣扬有什么意思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