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位置见图)举行,这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小明同学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为此次世界杯服务的888辆新能源(纯电动)大巴由中国企业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卡塔尔并不适合在夏季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主要原因是当地夏季( )
A. 日平均气温高 B. 太阳直射时间长 C. 缺乏饮用淡水 D. 强对流天气多发
2. 中国企业能够为此次世界杯供应新能源大巴主要依赖于自身的( )
A. 产品产量 B. 人工成本 C. 企业文化 D. 技术实力
3. 北京时间11月21日0时,小明同学在线观看此次世界杯揭幕战直播,此时卡塔尔首都多哈( )
A. 旭日初升 B. 正值夕阳西下 C. 恰逢正午 D. 夜幕降临不久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卡塔尔并不适合在夏季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主要原因是当地被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夏季日平均气温高,天气晴朗干燥,A正确、D错误;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无直射现象,B错误;缺乏饮用水不是主要限制条件,C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中国企业能够为此次世界杯供应新能源大巴主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实力雄厚,D正确;产品产量好、人工成本低、独特
企业文化都不如技术实力强带来的优势明显,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北京(东八区)时间11月21日0时,卡塔尔(51°E左右)位于东三区,根据东加西减规律,卡塔尔当地区时为11月20日19时,此时夜幕降临不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近年来,我国农业专家培育的多年生稻(下图)在国内多个省区推广。多年生稻栽种一次,从第二年(季)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就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而且可以保证稻谷年产量不低于普通水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和普通水稻相比,种植多年生稻的主要优势在于( )
A. 提高水稻田单产 B. 利于农田肥力恢复
C. 降低劳动力投入 D. 减少农田的病虫害
5. 在我国水稻种植区,限制多年生稻推广种植的自然因素最可能为( )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光照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多年生稻栽种一次,从第二年(季)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就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而且可以保证稻谷年产量不低于普通水稻”可知,和普通水稻相比,种植多年生稻的主要优势在于从次年减少了生产环节,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C正确;多年生稻年产量不低于普通水稻,其增产效果无法明确获知,可能等于也可能高于,A错误;和普通水稻相比,种植多年生稻减少了人力对耕地的参与环节,但是多年生稻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农作物的长期留存,会持久消耗土壤肥力,B错误;和普通水稻相比,种植多年生稻并不能减少农田的病虫害,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水稻喜温喜湿,多年生稻可实现3—4年(每年收获2季)的稻作生产,则多年生水稻种植区,要求水源丰富、热量充足,可以保证多年生水稻的正常越冬;水源可以人为引水灌溉,但是作为大面积农田,热量条件的改善颇为困难,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故在我国水稻种植区,限制多年生稻推广种植的自然因素最可能为热量,B正确;我国水稻种植区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且局部地形区可以实现人为的改造,A错误;水稻种植区多为水稻土,对于多年生稻的推广限制小,C错误;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在我国水稻种植区,其光照条件相对充足,对普通水稻和多年生稻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别,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目前,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已初见成效。下图示意2005年和2017年京津冀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2005~2017年京津冀城市之间物流空间联系的变化表现为( )
A. 等级化 B. 由双核到单核 C. 网络化 D. 由多核到双核
7. 影响京津冀城市之间物流联系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
①人口年龄结构 ②交通通达度 ③城市经济规模 ④港口吞吐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2005年和2017年京津冀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图可知,2005年京津冀城市之间物流空间联系整体呈现以北京、石家庄、天津为主的多核心,至2017年京津冀城市之间整体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密度更加紧密、范围更加广大,并呈现以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多个城市为主导的网络化联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图中显示,北京和石家庄、天津在所有城市中物流联系强度最强,而其他城市之间物流联系强度相对较弱,由此可知,影响京津冀城市之间物流联系强度的因素,应该包括城市经济规模,③正确; 运输是物流过程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过程各项业务的中心活动,因此交通通达度会影响京津冀城市之间物流联系强度,②正确。人口年龄结构与物流联系强度关系不大,①错误。根据2005年和2017年京津冀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图可知京津冀城市之间物流主要指的是陆路交通,与港口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C正确。
【点睛】交通运输地理意义:(1)经济意义: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2)社会意义:扩大了对外联系;有助于脱贫致富;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就业;有利于国防安全。(3)战略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发展边境贸易、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
上海“一江一河”沿岸是上海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近年来,沿岸工业遗迹在修缮保护的同时,逐步由昔日的生产空间改造为生活空间。下图示意“一江一河”沿岸部分工业遗迹分布,下表为部分工业遗迹改造前后的功能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改造前 |
改造后 |
上海油脂厂 |
老码头商业服务集群 |
荣氏面粉厂 |
苏州河畔艺术仓库 |
后滩船舶修理厂 |
世博后滩公园 |
飞机制造厂冲压车间 |
西岸艺术中心 |
外滩新昌仓库 |
外码头创意产业园 |
祥生船厂 |
1862时尚艺术中心 |
8. 昔日上海工业企业多沿“一江一河”布局主要是为了( )
①方便对外联系 ②靠近原料产地 ③便于取水用水 ④生产协作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迹改造中需重点考虑防范的自然灾害为( )
A. 洪涝 B. 泥石流 C. 地震 D. 沙尘暴
10. 上海“一江一河”工业遗迹改造后有利于( )
A.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B. 优化工业生产结构
C. 提升城市行政等级 D. 缓解居住用地紧张
【答案】8. B 9. A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一江一河”指黄浦江和苏州河,河流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河运交通,因此昔日上海工业企业多沿河流布局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外联系和便于取水用水,①③正确,B正确;表格中所示昔日上海工业企业中没有以水或水产品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②错误;企业中并没有明显的投入-产出上的工业联系,沿河流布局并不是为了促进生产协作创新,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上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丰富且集中,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引发洪涝灾害。而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工业遗迹多沿河流布局,改造过程中对河流空间利用率高,因此需要重点考虑防范
自然灾害为洪涝,A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形平坦,泥石流发生机率小,B错误;上海离板块交界处较远,地震发生少,C错误;地处于湿润地区,风沙天气少,沙尘暴少,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上海“一江一河”工业遗迹将逐步由昔日的生产空间改造为生活空间,而改造后也将以商业、文化、休憩等功能为主,而不再以工业生产为主,因此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但不能优化工业生产结构,A正确,B错误;工业遗迹改造并不能提升城市行政等级,C错误;该区域改造过程中并未开发更多的居住用地,因此不能缓解居住用地紧张,D错误。故选A。
【点睛】工业遗址改造的意义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说明。从经济意义来看,工业遗址的改造充分利用了原有设施和空间,降低了改造成本,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从社会意义来看,将工业遗址打造休闲娱乐中心,为市民或游客提供休憩场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既保留历史的痕迹,又要体现现代城市活力。从生态意义来看,工业遗址的改造,既保护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又加强景点特色,促进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生产过程、能源利用等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深部地质储层以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减排的过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陆地深部地质储层封存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 B. 减缓全球气候暖化
C. 加快碳的吸收和利用 D. 缓解地面沉降现象
12. 考虑运输距离及环境风险,我国利用枯竭油气藏封存二氧化碳选址较为合理的区域为( )
A. 长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松辽地区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陆地深部地质储层封存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减排,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岩石圈物质循环主要指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对其影响较小,A错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陆地深部地质储层只是进行封存,并不是吸收和利用,C错误;地面沉降主要与人为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导致含水层系统受压缩有关,二氧化碳注入难以修复地下含水层结构,因此缓解地面沉降现象并不是其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从运输距离及环境风险来看,松辽地区油气产业基础雄厚,靠近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且地广人稀,运输距离短、环境风险较低,且枯竭油气藏地层多,适宜作为二氧化碳封存区域,D正确;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环境风险较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指将大型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收集、压缩后,不向大气中排放,而是注入到合适的深层地质结构中,埋存在地下,故从地质条件上看,要求地质结构稳定。注入后,埋存在地下,对盖层岩石的密闭要求高。
近年来,位于库布齐沙漠边缘的某地(下图)在黄河干流流凌堆冰的时段,通过引凌分洪闸、引水渠、生态围堤等设施实施引黄入沙,在库布齐沙漠中的低洼地内形成了大面积人工湿地,促使数十种植物恢复生长,多种鸟类长期栖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引黄入沙多选择在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引水点所在黄河段( )
A径流量大 B. 蒸发旺盛 C. 水位偏高 D. 含沙量大
14. 引黄入沙最终要实现引水进入沙漠后再流入黄河,形成互联互通格局,如此可以( )
A. 防范土地次生盐碱化 B. 构建水上运输通道
C. 发展高耗水工业企业 D. 减轻农田退水污染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半年,且气温基本低于0℃,河流结冰,当流冰遇到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
地方,则易卡冰形成冰坝,使上游水位增高,即出现凌汛现象。结合图例可知,引水点位于黄河“几”字形转弯处,黄河冬季流冰易形成冰坝堵塞河道,抬高引水点附近水位,从而实现引水自流,故C正确。11月至次年3月,为黄河的枯水期,径流量小,河流含沙量小,AD错误;为北半球冬半年,图示区域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引黄入沙最终要实现引水进入沙漠后再流入黄河,形成互联互通格局,随着河水的流通,可以带走水分中的盐碱,降低枯水期的地表积盐,防范土地次生盐碱化,A正确;沙漠地区人口稀少,且此处为黄河上游,夏季流量较小,水位较浅,航运条件较差,冬季有结冰期,不利于构建水上运输通道,B错误;此处位于沙漠边地,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发展高耗水工业企业,C错误;随着河水的流动,会加快水体的净化,但是会扩大农田退水的污染范围,D错误。故选A。
【点睛】凌汛,俗称“冰排”,是指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托木尔峰位于天山山脉西端。受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影响,二者都形成了巨大的垂直高差,并在此基础上发育了比较完整的山地垂直带谱(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和南迦巴瓦峰相比,托木尔峰( )
A. 山地垂直带更丰富 B. 山地垂直带谱中缺失森林带
C. 高山冰雪带下限高 D. 山地垂直带谱的坡向差异大
16. 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山地垂直带谱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两者的( )
A. 相对高度 B. 地理位置 C. 山体坡度 D. 形成历史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南迦巴瓦峰和托木尔峰垂直带谱的比较需要确定具体坡向,例如托木尔峰南坡的垂直带谱比南迦巴瓦峰南坡的垂直带谱数量少,A错误;在托木尔峰北坡存在Ⅶ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是森林带,B错误;南迦巴瓦峰高山冰雪带海拔在5000米左右,托木尔峰高山冰雪带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托木尔峰高山冰雪带下限更低,C错误;托木尔峰在海拔3000米以下,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全不同,坡向差异大,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
【16题详解】
南迦巴瓦峰和托木尔峰在1000~5000米海拔高度都分布有垂直带谱,在海拔5000米以上分布的都是高山冰雪带,相对高度对其影响不大,A错误;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纬度低且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好,托木尔峰位于天山山脉西端,纬度高且距海遥远,水热条件差,故垂直带谱存在差异,B正确;根据文字材料可知,两座山峰都受到第四季以来的构造运动影响,都形成了巨大的垂直高差,C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纬度: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垂直带谱越丰富;②山体相对高度:山体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丰富。③热量:影响同一带谱分布高度的因素主要是热量,同一带谱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高、阴坡分布海拔较低。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的共和盆地(下图)被称为清洁能源的风水宝地。位于盆地东侧的龙羊峡水电站于1989年投产发电,年均发电60亿千瓦时,形成的龙羊峡水库总库容达247亿立方米。近年来,共和盆地内大力发展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发电体系,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光热和风电集中连片分布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量约3000万千瓦,并入电网约2000万千瓦,为提升当地清洁能源外送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简述共和盆地建设风能、光能发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龙羊峡水电站对共和盆地水-风-光互补能源发电体系能够稳定供电的重要性,并列举当地还适合开发的能够稳定供电的清洁能源。
(3)青海湖湖面海拔高出龙羊峡水库蓄水位约500米。有人认为,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将青海湖与龙羊峡水库连接起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土地广阔(充足)。风能发电:风能资源丰富(大风天数多);光能发电: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2)风能及光能发电不稳定;龙羊峡水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光照减弱时以水电补充电量,当风力/光照加强时减少水电发电量)。地热能。
(3)赞同:青海湖蓄水量(潜力)更大,建成抽水蓄能电站,利于输出更加稳定的水电。
不赞同:(距离远且需穿越高大山脉,)工程量大,施工难度(成本)高;对青海湖(咸水湖)及黄河水系生态系统产生消极影响。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共和盆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风能、光能发电的特点,从占地面积、资源丰富度、能源强度等角度分析。共和盆地内土地广阔,空间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风能资源丰富,大风天数多;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纬度高夏天日照时间长。
【小问2详解】
互补作用是相互都有利,主要从发电稳定性分析。共和盆地水-风-光互补能源发电体系中风能及光能发电不稳定,在夜晚或阴雨光伏发电不足,龙羊峡水电站可以连续发电,弥补该不足,提高电网的供电稳定性。除此以外,可以持续发电的清洁能源,比如当地地热资源丰富,可以利用地热发电。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赞同,可以从发电稳定性角度分析,如青海湖蓄水量更大,建成抽水蓄能电站,利于输出更加稳定的水电;如果不赞同,可以从工程难易、生态角度分析,两地距离远且需穿越高大山脉,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建设成本高;可能对青海湖及黄河水系生态系统产生消极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竹筴(cè)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在南太平洋海域。智利竹筴鱼具有集群和洄游特征,海水温度是影响其洄游的最重要因素,在多数年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路线(下图)。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智利竹鱼的活动范围会出现一些变化,对渔业捕捞产生一定影响。

(1)据图描述智利竹筴鱼在每年5月至翌年10月的洄游路线,并指出洄游范围以南海域的主要洋流运动方向。
(2)比较智利竹筴鱼幼鱼和成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并说明依据。
(3)在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智利竹筴鱼幼鱼活动范围往往向偏南方向移动,试推测原因。
【答案】(1)路线:5月至10月,(幼鱼)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至翌年5月,向西南方向洄游;翌年5月至翌年10月,(成鱼)向西北方向洄游。
洋流方向:自西向东。 (2)差异:成(幼)鱼更适应低(高)水温。依据:成鱼活动海域纬度整体偏高且受寒流(西风漂流)影响,水温偏低;幼鱼活动海域纬度整体偏低,水温偏高。
(3)受低纬度东太平洋海域异常偏高水温的影响,图示海域北部水温可能升高,从而导致幼鱼活动范围向偏南方向移动。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智利竹筴鱼的洄游现象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智利竹筴鱼的洄游路线为:5月至10月,幼鱼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至翌年5月,幼鱼向西南方向洄游;翌年5月至翌年10月,成鱼向西北方向洄游。洄游范围以南海域位于40°S以南海域,该海域受西风带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因此主要洋流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小问2详解】
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和洋流影响,智利竹筴鱼幼鱼和成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可从其各自活动海域的纬度和流经洋流两方面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成鱼活动海域纬度偏高纬,幼鱼活动海域纬度偏低纬,高纬处纬度较高且受西风漂流(寒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水温较低,低纬处则相反,水温较低。因此从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来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小问3详解】
强厄尔尼诺年,低纬度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受其影响,该海域北部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而智利竹筴鱼幼鱼为冷水性鱼,其活动范围应向高纬即水温较低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壶穴是一种常见的河床微地貌,是基岩河床下切的方式之一。在雷州半岛某河的河床上,分布着众多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图a)及火山弹。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火山凝灰岩的性质差异,在水流下切作用下,河床上逐渐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图b为壶穴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c为该河流部分河床的等高线地形图及壶穴空间分布示意。

(1)归纳图示区域壶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该区域壶穴内壁多呈层状,解释其原因。
(3)对图b所示壶穴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并据此推测火山弹和火山凝灰岩的岩性差异。
【答案】(1)壶穴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区域。或地势较高、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的区域壶穴分布少。
(2)构成壶穴内壁的火山凝灰岩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沉积后固结而成,存在较为明显的层理构造。
(3)排序:乙→甲→丙。 差异:火山弹比火山凝灰岩更致密(坚硬)。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河流壶穴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地貌的形成、岩石的特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壶穴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区域。或地势较高、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的区域壶穴分布少。
【小问2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河流壶穴是基岩河床下切的方式之一。构成壶穴内壁的火山凝灰岩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沉积后固结而成,存在较为明显的层理构造。
【小问3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图b所示壶穴形成过程中由于雨水令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一圆形孔洞,故壶穴形成过程为乙→甲→丙,且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火山弹比火山凝灰岩更致密(坚硬)。
【点睛】火山弹是火山喷发时,熔岩被抛到空中,在空中急速飞行,受到阻力、张力作用,发生旋转,于冷却或半冷却状态下落地而成的弹状体。火山弹千姿百态,多种多样,通常呈纺锤状、梨状、麻花状、蛇状、凼状块等形态。玻屑凝灰岩为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碎屑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7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