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岁辍学回家养猪,14岁开始外出打工,只读过小学的他,通过自学考试拿下大专文凭,这个入职北京IT行业的山里娃,在外打拼的故事让人感动。

1997年冬天,一个14岁的小孩告别了父亲和弟弟,背起简易的行囊,跟着二舅踏上了打工的行程。
看着他那稚嫩的肩膀扛着行李,迈着坚定的步伐跟在二舅后面,一步一步走出村口,父亲的双眼噙满了眼泪。
他家的旁边就是一所小学,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好像是在欢送他们的伙伴。
一个14岁的孩子,本该是坐在教室里读书的年龄,而他却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读书。

这个男孩名叫王元亨,家住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光明村,在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妈妈去山上砍柴,失足坠崖,不幸去世,年仅37岁。
闻此噩耗,正在上学的元亨狂奔回家,拽住妈妈冰冷的手,任凭他的拼命哭喊,妈妈始终没有睁开眼睛。
妈妈走后,家里只剩下他和爸爸以及一个幼小的弟弟。
看到爸爸一个人不停地忙着农活,12岁的元亨再也没有心思读书了,于是辍学回家,接过妈妈生前干的那些活,做家务和养猪,一干就是两年。

回家看望父亲
2017年,长期在新疆打工的二舅回家了,看着元亨小小年纪就在屋里喂猪,总觉得这样下去不太妥当,于是他决定带元亨出去闯一闯。
元亨跟着舅舅去到新疆喀什,在建筑工地打小工,他每天搬砖块、挑砂浆,做的全是成年人干的那些活。
2000年,工地上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是四川广元人,高中毕业后来到这里打工,元亨与他的年龄相仿,他俩成为了好朋友。
与他的交往中,让元亨感到了一种自卑。别人是个高中生,自己只上过小学,连ABCD都不认识,觉得自己比起他来,差距挺大。
于是元亨就请他教授自己一些文化知识,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读写26个英文字母。

从那时起,他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就鼓起勇气去报了自考,想趁着年轻,把耽误的文化知识给补回来。
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弄不明白什么叫专业,在报名表单上一下就选了四门,看着他填报那么多专业,在场的老师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元亨意识到有什么不妥,便虚心请教老师,弄懂了什么叫专业,于是他就填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个小学生,要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文凭,谈何容易。
那每一册书本,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十分难啃。元亨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工地上干活那么苦,自己也坚持了几年,自学考试就算再难,也要想办法去克服。
他定好作息时间:早上6点起床,学到9点半,然后去工地干活。晚上8点半一直学到12点,天天如此,从不懈怠。
一门门学科就像一座座高山,被他一一攻克下来,唯独《文学概论》这一门却成了一只拦路虎。由于理论性太强,内容又十分枯燥,十分难学。他咬紧牙关,把书本翻了一遍又一遍,连续考了5年,最终以95分的成绩胜利过关。
拿到自考大专毕业证书的那一天,他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买了两瓶啤酒,为自己庆贺了一番。

与妻子李昌兰
转眼就是20多岁的小伙子了,他想,不能一辈子就在工地上干活,自己该出去闯一闯了,于是,他离开了建筑工地,去重庆、北京等地求职。
学理发、卖手机、学中医理疗,在批发市场当楼管,去影楼学摄影当摄影师,几年时间,走马灯似的换了多个工作。

结婚照
最后,在女友的引导下,自学编程开发,进入了IT行业,并在北京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做软件的销售、咨询等工作,帮助客户通过软件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
几年下来,通过不懈地努力,他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终于体现出了他自身的价值。

元亨家与叔叔家的合影(部分人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