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笃定,孩子好运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1

在一次朋友间的家庭亲子活动中,孩子们在愉快玩耍,家长们则聚在一起大倒苦水,痛说育儿那些事。

16岁男孩的父亲老崔,儿子最近有早恋倾向,他进行了干预,干预的方法是面谈。结果谈一次吵一次,最后双方情绪失控,不欢而散。最近一次,父子两人竟然扭打了起来。儿子力气超过老子,险些把老崔撂倒在地。

12岁女孩的母亲叶子分享:女儿自上初中开始,特别注重外形,烫发,戴美瞳,化妆,涂指甲油……总之,她反对什么女儿偏做什么,从此家里争吵不断。最厉害的一次,在妈妈大声斥责女儿之后,女儿离家出走了。还好只是跑到了离家几站路的姑姑家。

13岁男孩的母亲木子,正在为儿子沉迷游戏、学习成绩下滑而忧心忡忡。她说,夫妻二人工作忙,儿子从小就是一个挂着钥匙的孩子,自己放学回家、自己写作业,初中开始迷上网络游戏,为此拉开了家庭战争,父子争、母子吵、夫妻互相指责。

15岁女孩的母亲栀子说,女儿性格乖巧懂事,从小到大,除了成绩平平不够优异,几乎没让家长费心。可是最近她突然提出想要出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家族圈引起不小争议,长辈们的主要担忧:女孩、年龄小、学习成绩不算好,出去有什么优势?

以上四件事例,生动展现了“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

父母笃定,孩子好运

2

在此不一一分析评论父母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方式方法,而是仅从一个切入点来说:

对待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现)题(象),作为父母的你,是选择焦虑,还是笃定?

之所以选择“笃定”而不是“淡定”作为“焦虑”的对应词,是因为笃定的含义有三层,一是有把握;二是从容不迫;三是安心。

笃定,既包含了淡定里沉着镇定的意思,还上升到更高层次: 安之若素、尽在掌握。

笃定,让人联想到战场上临危不乱的将军,武林中挥洒自如的宗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招一式,从容应对。

试想,笃定的父母,会如何应对孩子的早恋、化妆、爱打游戏、留学?似乎只要向着焦虑的父母相反的方向看过去,就可以找到答案。

3

——焦虑的父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在笃定的父母眼里,或许根本不是问题

稍微深想,以上四位父母焦虑着的这几个“问题”,都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早恋——两性相吸,化妆——爱美,打游戏——爱玩,留学——争取选择权。

当父母把这些看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来对待,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体验,结果或许正好相反——体验过,就不再那么好奇。

演员黄磊的大女儿黄多多,才刚十来岁,就可以戴耳环染发甚至涂口红化妆,这在很多家长眼里都是应该干预甚至禁止的事,在黄磊家里却很自由。

黄磊夫妇对女儿的“纵容”,并没有让女儿成为问题女孩,而是让她成为了她自己,一个不受大众眼光左右的独立的自己。

为什么焦虑的父母们,一定要把孩子的某些行为看作是洪水猛兽?他们在焦虑什么?

父母笃定,孩子好运

4

——焦虑的父母信念指向→糟糕,笃定的父母信念指向→信任

焦虑的父母,内心有一条暗逻辑:孩子不被严格管教就会变成罪犯。

他们不太接受超出认知的东西,预设孩子沾染了错的、坏的东西,会因此变坏,会失去所有好机会,会成为失败者。

以上四位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因为他们内心的逻辑可能是:

早恋=堕落=考不上理想学校=没有前途=失败

爱美=堕落=考不上理想学校=没有前途=失败

游戏=堕落=考不上理想学校=没有前途=失败

留学=失控=考不上理想学校=没有前途=失败

事实上,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黑白,世界的很多地带并不是非黑即白,任何事物都有其优劣两面。

比如,很多老人觉得现在的孩子“太享福”,以至于担心孩子们因此“成不了器”。这种想法来源于早年他们想要功成名就的动力,来自要摆脱糟糕的成长环境,他们就想当然认为,给孩子糟糕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努力。

而事实是,有良好成长环境、被信任的孩子,因为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而更具有成功的动力和持久的战斗力。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其原理就是信任。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革马力翁效应,或称暗含期待效应。罗森塔尔实验见于1986年他同雅各布森发表的一份著名的实验研究报告《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项研究的主旨在于纠正教师的偏见,证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实验者先对一所学校1~6年级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然后在每班中挑选出平时受教师歧视的具有贫穷家庭背景的儿童,但挑选的标准并不是以智力测验的分数为依据。同时告知他们的教师说,这是一些特殊的儿童,具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一个学期以后,研究者把这部分儿童(实验组)与其他儿童(控制组)作了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快。一年后,再一次实验,其结果仍然如此,研究者在结论里指出,由于教师真的以为这些儿童是特殊儿童,于是不知不觉地便给予特别的注意,以更为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以更多的时间关注他们的学习,由此对这些儿童产生了激励作用。其结果便是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方向不断提高。

这种效应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就是,父母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祝福孩子。

信任与祝福,会给予孩子心理上强大的支持和鼓励。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从而也会对父母更加尊重和敬爱,更加亲近和乐于倾诉。

5

——焦虑的父母传导焦虑,笃定的父母传递笃定

很多父母,从孩子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找工作、找对象、结婚、买房、生孩子,一路担忧,一路焦虑,唯恐孩子的每一步不能“为我所愿”。

当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到、做不好,投射给孩子的信号就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好”;

当父母过度担心一件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时,这个时候亲子之间已经不是爱的链接,而是负面情绪的链接。

父母笃定,孩子好运

什么叫过度担心?就是: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以打游戏为例,打游戏本身是一种健康的娱乐。那些花大量时间用于打游戏的成年人,大多因早年缺少父母陪伴而造成社交障碍。而孩子正常的打游戏,被父母视为“沉迷”或“网瘾”,这就成了“有一种病,叫父母觉得你有病”。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父母担心孩子离开家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孩子性格内向不能适应社会,担心孩子身体太弱不适合旅行,等等……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场景是,父母担心子女,子女却一肚子无名火;父母因担心对孩子过分保(控)护(制),造成孩子真的变得低能、孤僻、羸弱。

最后,父母的焦虑成为了对孩子的诅咒,孩子终于变成了父母所担心的“失败者”。

6

不爱担心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让孩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予孩子动手动脑的自主权。

讲三国而出名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他的女儿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学业成绩优秀,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后亦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易中天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教育”。

“不教育”,是一种无为而治。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指教、掌控、替代这些动作来完成,而是营造一个环境,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不教育”的父母,就好比用兵如神的将军,只要用对了兵法,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不教育,不是对孩子漠视疏忽,而是饱含对孩子的信任与鼓励,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属性。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人格更独立、更稳定。

父母笃定,孩子好运

7

做父母的我们,每当面对焦虑情绪,需要觉察:

我们究竟是在为孩子操心,还是在缓解自己的恐惧、焦虑?

我们究竟是在担忧孩子,还是在回避孩子成长中的麻烦事?

我们究竟是在关心孩子,还是在干扰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设限?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焦虑是否影响了孩子,不妨看看孩子的状态,问问孩子的感受;

或者问问自己:是否需要孩子去做些事情,才能安抚自己焦躁的情绪?

如果是,请把自己的投射收回来,请让孩子做自己。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