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图图资源公众号引导关注.jpg
以上资料,免费领取,领取地址:https://vip.f6sj.com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我们的简历只有一行,某年某月至今在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我们的教育生涯或许仅仅能教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学生,或许永远都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感恩父母,融入社会并立足社会,有一个快乐稳定的生活,我们就知足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幸福感:花期不同,花开一样。本文,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与你分享一位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任教经历和感悟。

今年是我在特殊教育岗位上的第33个年头,从普通教师到校长,我与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同成长,见证了学校从一片荒地到全国文明校园的发展全过程,亲历了特殊教育一个又一个春天。


33年前,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从老家宁化经三明再到厦门,辗转到达泉州。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小山村,踏进泉州师范学院的大门。在这之前,我对特殊教育一无所知。


在学校,我遇到了一批和蔼可亲的好老师,他们让我从对特殊教育一无所知到逐渐了解,知道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需要教师的帮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到聋哑学校见习,在那里我第一次与特殊学生面对面。当时的办学条件、学生境况等都艰苦得无法形容,与心中所想的差异如此巨大,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变特殊教育的种子。


3年学习为我打开了认识特殊教育的窗口。那时,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你们就是星星之火,期待你们回家乡点燃福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熊熊大火。


1991年8月14日,满怀激情的我来到三明市聋哑学校报到。学校还在建设,面对一片荒地和搭满脚手架的工地,满怀信心的我有点茫然。没有教室、没有学生,怎么做特殊教育?一连串的问号在脑海里打转。


后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来筹建办公室介绍了基本情况,由于三明市没有特教学校,适龄残障儿童都要到几百公里外的福州、古田上学,每年只有几个名额,无法满足残障儿童就学的要求,我们是福建省培养的第一批特教专业教师,要挑重担……于是,我心里才有了底。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学校总算有了一个雏形。与此同时,在市教育局、残联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翻山越岭、走村串巷,深入残障儿童家庭动员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刚开始,大多数残障儿童家长没有特殊教育的概念,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一个哑巴,还花钱读什么书”。为了让家长理解支持残障儿童上学,我们不但到家里,甚至到田里与家长边干活边聊,一边宣传特殊教育知识,一边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送孩子入学。就这样,一天一个乡镇一个家庭,用了快一个月时间才招满了第一批28个学生。


为了让残障儿童尽快入学,1992年5月6日,首批28名听障孩子提前入学,编成两个班,我们4个专业教师承包了律动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我们与学生同吃同住,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口语能力,随时抓住学习机会创造语言环境,所有课程都重视发展语言能力,强化发音说话训练。比如吃饭后要对老师口头报告“我吃饱了”;向老师问好要说好每一个字……长期训练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好。


刘明是我带过的首批学生之一。他是先天性重度聋,入校时12岁,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话不多,却早早展示出美术方面的天赋。初中毕业后,为了帮助他参加聋人高考,我与其他教师一起给他辅导文化课。两年后,他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为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刘明回到母校担任美术教师,成为聋人群体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同期的首批毕业生中,有人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更多人在企业上班,都能自食其力、服务社会。


首批盲生之一江华,因为家境贫寒,四年级双目失明后就没学可上,当我们告诉他可以免费入学时,他十分激动。为了让江华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老师经常找他谈心,帮他树立自信。随后,江华用4年时间学完小学和初中所有课程,考入河南中医推拿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江华回到三明创业,带动了一批盲人致富,后来他当选为市盲协主席、省盲协副主席。江华的成长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启发:一个人,肢体可以残疾,但是“心”永远不可以残疾。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要把幼苗培育成材,不倾注心血、不花费劳动是不可能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们,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当然,这种爱必须是温暖的、无私的、持久的。


2016年8月,三明市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在学校挂牌成立,市、县两级联动的特殊教育支持服务体系面向普通学校扩大辐射范围,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服务,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在调研中发现,家长观念转变是有效推动融合教育的关键。为了让家长支持,我组织教师到普通学校开展亲子义卖、亲子共读等形式多样的融合活动,促进家长之间的理解。在丰富的活动中,特殊孩子展现了自己的风采,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接纳特殊孩子的同时不再视特殊教育为洪水猛兽。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有效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保证。学校牵头开展全市融合教育师资培训,随班就读教学研讨及特殊教育教师技能竞赛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周耀琨就是队伍中的一员。一开始,我带她走进融合幼儿园,先做摸底调查、访谈,然后向家长宣传,当家长逐渐理解并支持后,才走进班级和老师一起观察分析,确定支持个案,全面了解评估……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需要老师无数次与家长沟通,无数次在班级观察了解……3年时间,周耀琨参与了学校推进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见证了山区融合教育的发展,成为学校融合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经过多年锻炼,学校培养了一批与周耀琨一样优秀的融合教育教师,深入到各普通学校做支持教学,帮助更多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顺利融入普通学校。


为了推进融合教育,我参加了全市学前教育、小学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大力宣传融合教育的意义和普通学校的责任,得到广泛共鸣。我还与多所普通学校签订共建协议,编印了《融合教育工作手册》等一批实用材料,选派优秀教师做随班就读支持教师,深入开展巡回指导、送教送培等工作,指导融合教育试点校建设功能教室,提高融合教育整体水平。目前,全市已有50多所融合教育基地校。融合教育逐渐在普通学校扎了根,开了花。


我经常跟老师们说,我与大家有一个共同特点:我们的简历只有一行,某年某月至今在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我们的教育生涯或许仅仅能教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学生,或许永远都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感恩父母,融入社会并立足社会,有一个快乐稳定的生活,我们就知足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幸福感:花期不同,花开一样。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李勤(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徐启建:“天地人和”,中国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
  县中崛起:9个月创造的教育奇迹!
  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6个字:爱、激情、执行力
  我,“潜入”北京十一学校,被李希贵的改革震撼了 | 深度
●  窦桂梅:学校的真正危机,来自内部管理
●  形式主义“入侵”校园,严重干扰办学!如何解决?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一位特教学校校长的自述:我们或许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是……  人物
责编 | 乔依  排版 | 乔依

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2022@163.com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站右侧边栏广告位.jpg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3037184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6sj.com/1369.html